2020/2/29

數位帳戶吸客 競端整合大餐


評析:新聞中的資訊有誤,兆豐MegaLite數位帳戶1.2%利率優惠存款區間應該是100元~10萬元,第一iLEO數位帳戶1.2%利率優惠存款區間應該是100元~12萬元,台新richart數位帳戶則要符合條件才有1%優利,相較其它銀行嚴了點,王道銀行雖然條件沒有其他數位帳戶好,但三不五時會推出優利專案,只不過王道銀行實體分行很少就是了(每個縣市可能只有一家實體分行)


數位帳戶吸客 競端整合大餐

04:09  2020/02/29 工商時報 金融理財中心


各家數位帳戶新台幣優利活儲專案
數位帳戶戰場已有30家銀行加入,今年還面臨純網銀挑戰,現在各銀行從存款利息、跨行提款、轉帳優惠,更有銀行重點轉向外匯、投資等等,希望能夠提供整合服務,讓民眾能被牢牢抓住。

目前開立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分別為台新銀行179.3萬戶、國泰世華銀行46.5萬戶、王道銀行42.4萬戶、永豐銀行22.5萬戶、第一銀行13.5萬戶。


Money101金融比較平台表示,挑選數位帳戶要考量自身金融服務需求,像是數位帳戶品牌信用卡的刷卡回饋是否符合消費習慣,或是基金投資門檻以及智能理財投資組合建議、線上換匯優惠、線上投保等功能,並一起綜合比較。


整體來看,民眾可從二個面向挑選適合自己的數位帳戶。一是高利活儲2020年市場最優祭出2%,1%是基本盤,但為避免追逐高利而時常將資金搬家,仍應綜合評估優惠效期長短,了解銀行給付高利率的條件,存款大戶適合限額天花板較高,小資族留意每日起息門檻。二是跨行轉帳與提款手續費優惠。


開戶數最多的台新銀指出,Richart數位帳戶從產品專案規劃到APP介面都以使用者經驗為第一優先,希望提供給年輕人最貼近需求的金融服務。


國泰世華銀35歲以下客群占57%、35歲以上客群占43%,在年齡分布上較為平均,顯示客戶的數位程度相當高。


王道銀行為了突顯於同業競爭,將更著重於「質」的提升,加強與客戶的往來,透過產品與服務的優化來強化客戶黏著度。存款餘額目標成長五至六成。


永豐銀「大戶DAWHO」預計第一季推出專屬APP,導入更簡單、便利與高效率的使用者介面,搭配旗下智能理財「永豐ibrAin」,提供全方位理財工具。


中國信託一直非常重視數位客戶的經營與客戶體驗優化。渣打銀行則成功吸引到20~39歲的新興富裕族群。


公股行庫中,第一銀行成為公股行庫數位金融之首,成功吸引30~35歲年輕數位客群。華南銀行自2016年全國首家推出數位帳戶SnY以來,帳戶開戶數已超過9萬戶,存款餘額達20億元,預計朝目標20萬戶邁進。


兆豐銀行台、外幣數位帳戶累積開戶數約6萬餘戶,今年盼達到10萬戶。其中,接近八成的客戶年齡在40歲以下,年齡分布以30~39歲占比最高,20~29歲居次。臺灣企銀的年齡分布主要為20~45歲。


合作金庫銀行至1月底為21,609戶,存款餘額6.8億元,今年開戶數目標為5萬戶。彰化銀行今年著重擴大戶數,1月底約為2萬戶,今年目標是開戶數一舉突破5萬戶。

善用三招 利率、匯率雙贏


評析:目前最值得投資持有的外幣大概就是美元了吧,歐元跟日圓雖然也不錯,但存在銀行沒有利息,所以如果只是單純想賺匯差可能就要有點耐心


善用三招 利率、匯率雙贏

2020-02-28 23:01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經濟日報提供外幣定存多樣的幣別選擇,常讓人看得眼花撩亂,陷入選擇困難,選擇合適的外幣定存除了「逐高利而居」外,銀行專家建議,還要先搞懂三守則,才能完整獲得定存利息與升值之下帶來的效益。
星展銀行指出,搞懂外幣定存要先考量三個原則,一是「確認需求後再決定幣別」,要從「個人用途需求」與「未來升值潛力」兩個主要考量點出發。如果未來已經有遊留學、長期外派出差等大量運用外幣的規劃,可以及早開立外幣帳戶,若是將外幣定存視為投資的方式之一,在利息之外,需考量該外幣在定存期間可能的匯率波動,鎖定有升值潛力的幣別,才能完整獲得定存利息與升值之下帶來的效益。
守則二,「匯率比利率重要!」務必考量匯率波動風險。
星展銀行提醒,尤其在定存到期之後,若需要將外幣兌換回台幣或其它幣別使用,務必在轉換前考量匯率波動。民眾想要賺3%年利率計算的高額利息,卻因為一個月或三個月之間美元相對台幣貶值,產生匯差損失超過利息收益,以致於在到期時若需要將美元換回台幣使用,實際能領回的台幣卻比一開始存入時還少,那就是賺了利差賠了匯差,不一定有利。
守則三是應注意合約條件和交易成本。
除了利息、天期、匯率等影響定存獲利的主要因素之外,定存合約中的相關條件和交易成本也不容忽視,包含優惠區間、起存額度、解約成本、手續費用等因素都應納入考量。

2020/2/25

南山人壽首度推出短照商品 讓民眾住院出院都放心


評析:其實「南山人壽優樂康護短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就是把原本終身醫療險裡的住院保險金、出院療養金和住院手術三者結合起來獨自販售,本質上一樣換湯不換藥,名稱改比較好聽而已 ; 而「南山人壽骨得康護短期照護終身保險」則是多了骨折未住院保險金,如果你/妳本身投保的保險裡有意外住院保障的話,大多已包含骨折未住院保險金,所以南山人壽新推出的這兩張醫療險只是噱頭而已,要買這種保險倒不如加強實支實付醫療險,規劃雙實支實付一樣也有這種效果,且保障還比南山人壽這兩張新推出的醫療險高很多又實用。


南山人壽首度推出短照商品 讓民眾住院出院都放心

13:03  2020/02/25 中時 洪凱音


由於家庭型態改變,短期照顧需求增加,南山人壽首度推出短照商品,讓民眾住院、出院都放心。(南山人壽提供)
由於家庭型態改變,短期照顧需求增加,南山人壽首度推出短照商品,讓民眾住院、出院都放心。(南山人壽提供)
台灣人口老化步調不斷加快,家庭結構變化大,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家戶結構也逐步轉變為夫婦兩人或夫婦加上小孩為主的小家庭型態;一旦發生住院醫療之情形,多由家人擔任照顧者角色,經常面臨照顧專業不足、不知如何照顧的窘境,顯示在家戶結構轉變為小家庭型態後,未來短期照護需求將增加。

有鑑於家戶結構轉變所衍生的短照需求將增,南山人壽於2月22日首度推出以短期照顧保障為主的商品,包括「南山人壽骨得康護短期照護終身保險」及「南山人壽優樂康護短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提供繳費10年或20年的選擇,滿足客戶不同的財務規劃。

這兩項新商品的保障至保險年齡屆滿99歲,提供民眾在既有的終身醫療保障上增添所缺乏的短期照顧保障,無論在住院期間或出院療養,都能安心休養、無後顧之憂。

南山這次設計的短期照顧保障,包含按實際住院天數為基礎所給付的住院看護保險金,以及出院短期照護保險金,以填補住院期間聘請看護以及居家療養聘請短期照顧的支出;另外,考量術後出院需購置傷口護理用品,設計術後出院短期照顧加值保險金,以填補護理用品購置,或聘請護理專業照顧人力的支出。

另外,「南山人壽骨得康護短期照護終身保險」為提供更完整的保障內容,更直接植入意外骨折短期照顧加值保險金設計,並設計身故保險金與祝壽保險金,滿足精打細算一族的需求。

至於保費部分,以30歲男性投保日額新台幣1000元、繳費20年期為例,投保南山人壽骨得康護短期照護終身保險年繳保費為2萬4000元;投保南山人壽優樂康護短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因不含壽險以及意外骨折給付,其年繳保費可降至1萬2400元。

如何區隔短期照顧商品與長期照顧商品呢?南山人壽表示,短期照顧商品是以接受住院醫療為給付條件,會排除30天等待期間內所發生的住院醫療;而長期照顧商品以符合長期照顧狀態為給付條件,且必須持續維持長期照顧狀態,超過90天免責期始符合給付條件。

2020/2/20

4G巷戰又開打 不只499還有399跟319


評析:499之亂跟5G標金過高使得電信三雄已不適合納入定存股,以遠傳為例,去年賺2.68元,卻要配發3.25元的現金股利,5G建設要花不少錢,但遠傳沒有保留一些盈餘未來投入5G運用,而是拿去年全年獲利加上過去累計未配發盈餘出來配給所有股東,這對公司長期發展不一定是好事,只不過499資費對用戶是好事一樁,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


4G巷戰又開打 不只499還有399跟319

14:22  2020/02/20 工商 彭禎伶

4G資費戰持續開打,近期市場傳出,台灣大及遠傳低調針對特定客戶,推出499元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資費。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4G資費戰持續開打,近期市場傳出,台灣大及遠傳低調針對特定客戶,推出499元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資費。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5G來臨前,為鞏固客戶,4G資費戰持續開打,近期市場傳出,台灣大及遠傳低調針對特定客戶,推出499元雙飽(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資費,事實上,電信業者近年為搶客戶,檯面下資費都遠優於檯面上的資費方案,且採取「巷戰」方式,針對指定客戶,寄出優惠簡訊,僅能憑簡訊申辦,轉發無效,電信達人觀察表示,除了499元方案外,還有399元跟319元方案也都相當吸引人。

499元資費戰自2018年5月開打,綁約30個月將陸續在今年下半年到期。據傳,遠傳近期針對部分499元資費方案用戶,推出直接預約兩年的優惠方案,要吸引用戶提前續約,盡早綁樁,比照原本499元方案,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網外送90分鐘,市話送90分鐘。

遠傳表示,會針對續約用戶的使用狀況,不定期且針對特定對象給予不同的續約優惠。例如有換機需求的用戶,遠傳也會提供續約用戶非常態性的專屬優惠。

市場也傳出,台灣大也提供499元資費供部分用戶續約外,採取的資費方案為現行599元資費,合約期限內減免100元,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還送網外跟市話。

台灣大表示,會依據用戶的使用狀況,不定期推出續約促案,或針對特定對象給予不同優惠。

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目前尚未作出最新回應,但日前中華電信在法說會上表示,雖然不主打499元方案,但其他業者仍在市場上進行行銷活動,有時候需要「反擊」。也代表龍頭在必要的時候也將做出必要的反擊動作。

事實上,除了民眾最熟知的499元方案,電信業者檯面下的促銷方案五花八門,例如近期台灣大及遠傳488學生方案,雖僅開放學生身分用戶申辦,但合約期滿或者想要吸引用戶續約,也開放非學生身分的一般用戶申辦。

電信達人表示,現在資費訊息也相當四通八達,知名的PTT上也常有鄉民分享,收到優惠簡訊,例如從去年中秋節至今,就有不少朋友分享遠傳電話促銷的319方案,採取原本599元吃到飽的方案,每個月月租優惠200元,再提供1,440元月租優惠,等於合約前18個月,月租費只要319元,但僅限攜碼、新申辦以及有接到電話行銷的用戶申辦。

此外,也有網友分享,近期合約到期,向台灣大表明要停機,不再續約,台灣大行銷人員端出399元,上網吃到飽,且只要簽約12月的優惠方案,也相當誘人。

2020/2/18

業務員不說的真心話:這兩種人不需要買保險

評析:重點是要如何維持每年年化報酬率7%是個大問題 ; 另外,60歲以上若想買保險,不還本失能險、意外險跟實支實付醫療險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面對未來老年可能會遇到的疾病或是長照都可以保障到,保費也不會太貴(年繳保費大約2萬5~3萬5內,是性別而定)


業務員不說的真心話:這兩種人不需要買保險

2020-02-18 07:50 經濟日報 台灣ETF投資學院/ 作者:李柏鋒



圖片來源:pixabay圖片來源:pixabay


巴菲特說過一句名言:「永遠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髮了。」如果你問保險業務員,什麼人不該買保險,大概不會有答案,因為保險業務員會想把保單賣給每一個人,而且還會想用保險解決一切的問題,想存錢的就賣你儲蓄險,想投資的就賣你投資型保單,想規劃退休的就賣你年金險和長照險…

但是如果從保障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有些人不需要再透過買保險來獲得保障,一種是60歲以上的人,一種是資產累積到超過千萬以上的人。

資產超過千萬以上的人不需要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這應該很好理解,因為這種規模的資產其實已經足以應付大多數生活中的財務風險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的保障需求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還是以自身的需求為主要的依據,尤其高資產階級可能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更為要求,所以可能沒有財務上承擔不起的風險,卻有保障的需求。

那是不是只要買下一棟千萬市值的房子,就根本不用買保險了呢?如果是自備款兩百萬,剩下的八百萬是貸款,其實資產規模只有兩百萬而已。這裡指的,是資產扣除負債之後的淨資產規模。

當資產超過千萬以上,也會多出許多的財務需求,像是節稅、資產的贈與和繼承,這些雖然不是保障的需求,但仍然是可以透過保險來規劃,但保險也只是其中一種工具而已。

60歲以上的人不應該只依賴保險所提供的保障

很多人會認為,60歲以上的人最需要保險,因為不但罹患癌症的機率大增,各種醫療支出也比年輕的時候要高出許多。

其實不管是30歲還是60歲,年齡增加之後,隨著需要醫療保障的機率越高,保費也就越高,你可能覺得60歲的時候可能醫療支出會高到擔心自己負擔不起,但是同時也會發現60歲的時候保費已經高到自己負擔不起了。

那該怎麼辦呢?其實60歲之後的保障,應該要在60歲之前就先準備好,而不是到了60歲還得透過保險提供保障,那其實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如果已經60歲了,老實說想要為老年的保障做準備,已經來不及了,能做的大概就是規劃完善的意外保障,並且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才30歲,其實是可以好好透過「差額理財」來準備好老年的保障。

可能有人會說,趁年輕的時候買好終身險,老了就不必擔心了呀!假設你30歲的時候買了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的終身醫療險,根據過去30年台灣的通膨情況,到了你60歲的時候,2000元理賠的購買力會只剩下1200元,到了你70歲的時候會只剩下740元,你真的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嗎?

更不用提醫療費用的通膨遠高於一般消費物價,醫療技術與健保的變動也相當大,過去要住院的治療現在可能不必住院了,但沒住院可能就沒有住院醫療險的保障。此外,過去的保單沒有包含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可能現在變成主流療法,而且你還必須要祈禱保險公司活得比你久。太過依賴保險,反而成為了一種財務風險。

差額理財: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並且做好投資

比較好的規劃是趁年輕的時候買定期險,假設30歲的時候買相同額度的定期醫療險每年保費3千元,終身醫療險每年保費3萬元,那麼就應該透過定期醫療險來提供保障,同時必須要自己將差額的2.7萬元拿來投資。

假設每年投資2.7萬元,以實質年化7%的報酬率來計算,連續30年,到了60歲的時候,就可以累積到270萬元的資產,其實就不需要太擔心醫療上會沒有保障了。自己戶頭裡的錢,永遠是最好的保險。

2020/2/15

財產被子孫輕易揮霍掉?用「遺囑信託」給家人最後的照顧


評析:其實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壽險保單的分期給付功能來達到信託效果,且還可以免去信託手續費、管理費等,但缺點是目前保單的分期給付功能只侷限在年給付,尚無法做到月給付,未來有這類需求可以多利用,不過不是每一張保單都有分期給付功能就是了

財產被子孫輕易揮霍掉?用「遺囑信託」給家人最後的照顧

2020-02-15 17:12  經濟日報 愛長照/吳挺絹律師 理財規劃顧問(AFP)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長輩們在思考財產傳承時,對於「預防不要被國稅局拿走太多的遺產稅」,是一個考量點!但與此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可以善用法律上的方法,把自己對晚輩的愛,用最合適的方式達成目的,這點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近新聞報導:
「有位40多歲的男子工作不穩定,常伸手向父親要錢,而自己離婚後,竟把2個未成年子女丟給老父親扶養,老父親因為是自己的孫子女,自然是盡心照顧,但畢竟年紀大了,近期蒙主召喚、撒手人寰。而男子也因此繼承了33筆房地,價值7000多萬元新台幣。
可是他卻不願意負起照顧子女的責任,不僅拒絕替子女給付學費,甚至還自己另買房搬出去住,生母看不下去,雖然想盡照顧之責,無奈月薪僅1萬6000元,實無力負擔三人的生活費用,只好向這名男子提起給付子女扶養費的訴訟,後來也經過法院判決,男子必須給付孩子每月各1萬2000元生活費,直至2人年滿20歲成年為止。」
其實,這個故事中的爺爺,在生前是可以預先為自己的兒子及孫子女們,擁有一個穩定生活的未來,做出規劃的,方法即是「遺囑信託」!
先分享一下,什麼是信託?
「信託」是一種讓有專業財產管理能力的人(受託人),來為自己或其他受益人管理財產的方法,也很常用在照顧一些財產管理能力不好的子女身上,以防止其揮霍財產或是被騙!
而加上「遺囑」兩個字,顧名思義:就是把「信託的架構」寫在「遺囑」裡,成為「遺囑信託」!
因此,像今天這位爺爺的情況,我相信他會願意把自己的一些財產,挪出來用在照顧自己未成年的孫子女上;同時,我也相信他的心裡是希望能將把自己的財富,用在照顧自己的兒子身上。
但兒子很明顯的財產管理能力不足;在完全未有財產規劃的情況下,就會像今天一樣,兒子雖然拿到了遺產,可是他會如何使用呢?
財務管理方式,是否能幫助自己安享晚年?還是會很快的揮霍掉?而未成年孫子女的生活費,又該從哪裡來呢?
為了解決爺爺的上述困擾,其實爺爺可以在生前,透過律師協助訂定「遺囑信託」(本質上是遺囑)。
約定在自己身後,把財產(建議是可以產生收益性的財產,例如:出租的不動產)信託給自己信任的親屬(受託人),讓受託人依據遺囑信託內的條款所賦予受託人的權限,代受益人管理財產,受託人同時也會是財產登記名義上的所有權人。
而爺爺想照顧的親屬(例如:兒子、未成年孫子女)來當受益人,並且訂定一定的信託財產管理期間,例如10年(看需要被照顧的人,大概尚需多少年的照顧)也可以搭配請律師或其他自己信任的親屬,擔任信託的監察人,協助監督受託人是否有按照信託條款為受益人管理財產。並且於需要時,為受益人採取法律行動,來保障受益人的權利!
如此一來,在信託期間內,受益人可以獲得從信託財產而來的經濟照顧(例如:每月的租金,三個受益人各自可取得多少錢?由受託人收取後轉匯,甚至直接代為給付),但是也無法直接變賣財產,防止遺產不會被很快的揮霍掉。
附帶一提,這樣的規劃中,遺囑執行人的指定會是必要的,因為這樣一來,才能真正執行立遺囑人(爺爺)的心願!
其實我們很常見到,長輩們在思考財產傳承時,對於「預防不要被國稅局拿走太多的遺產稅」,是一個考量點!但與此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可以善用法律上的方法,把自己對晚輩的愛,用最合適的方式達成目的,這點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動產遺囑信託」,在某些個案的需求中,就是個合適的方案,讓自己這份內含信託規劃的遺囑,成為自己對晚輩的「最後一封情書」!
小提醒:規劃傳承,請找律師等專家討論,切忌自己一知半懂,做了自己以為天衣無縫,結果卻無法達成目的的規劃,例如......某些名人案例,歷歷在目啊。

2020/2/14

大戶頂肺炎疫情風險跑銀行 為了買這些標的


評析:搶購原因一是美元目前相對低點,二是投資級債進可攻退可守,雖然我們不是高資產客戶,但透過投資級債ETF或投資級債基金一樣也可以達成這效果,且在家用網路銀行或是證券App下單即可,不用特定到銀行找理專,除了減少病毒源接觸外,還可以免去被理專推銷的風險

大戶頂肺炎疫情風險跑銀行 為了買這些標的 2020-02-14 01:17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 台北報導

圖/取自Pexels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為了防疫大家都減少出門宅在家,外界好奇是哪些投資標的,吸引有錢人甘冒染病風險也要出門跑到銀行下單?據悉,大戶們看中的是美國大型企業、產業龍頭發行的長天期美元債券,票面利率4%到6%不等,即使行情看好、已經溢價率高,還是吸引高資產大戶不畏疫情,跑銀行換美元搶買。

包括電信業龍頭AT&T、菸草大亨菲利浦莫里斯國際公司、跨國大型科技公司惠普(HP)等等,這些標的其實已經溢價兩、三成甚至更高,票面利率雖然可以到5%、6%,但現在入手的成本換算殖利率其實已經降到3%到4%多,可是仍然吸引高資產大戶頂著肺炎疫情跑到銀行下單買進。

據指出,這些大戶「冒險」跑到銀行交易,與新台幣匯率本周來幾度升破30元關卡、重現2字頭有關,所以大戶們不怕疫情延燒登門交易,因為受限法規,交易這些海外債券,一定要臨櫃,不能線上操作,客戶要親臨銀行並簽署個別標的商品的風險預告書,理專現場協助客戶確認下單標的是否確有券源可供客戶買進等等。

畢竟這些大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券,吸引不少法人、避險資金追捧,行情仍然看好,而趁新台幣升值之際換匯入手,若將來美元轉強,贖回還可多賺匯差,所以這些大戶精打細算,出門跑銀行投資。

2020/2/9

布萊恩的創業人生


評析: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專長,第一個是工作,因為工作所得可以為我們累積財富,二是投資理財,透過工作所累積來的財富加以運用,可以讓我們比別人更早達到財務自由目標,Kobe Bryant不也是如此嗎

布萊恩的創業人生

04:09  2020/02/09 工商時報 蕭麗君
布萊恩的創業人生圖╱美聯社
NBA傳奇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墜機身亡死訊震驚了全球!他不僅是美國體壇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在投資領域上的表現也一樣亮眼。然而他的成功之道無他,憑藉是在球場上的求勝心與意志力。

■Kobe Bryant brought to investing the same dedication and tenacity that market his basketball career.

對職業運動員而言,如何在退役後找到新的熱情與方向是相當艱難的挑戰。不過布萊恩(Kobe Bryant)卻完美的從運動員角色轉型成為投資大亨。

提前布局退休計畫

早在職業籃球生涯還處於巔峰時刻,布萊恩就與創業家兼投資人史蒂柏(Jeff Stibel)在2013年合資創辦了一家創投公司Bryant Stibel,投資標的涵蓋科技、媒體與資訊公司。

Bryant Stibel投資的幾家著名公司有開發熱門電玩「要塞英雄」的Epic Games、法律服務網站業者LegalZoom、戴爾與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等。根據PitchBook Data公司的統計,Bryant Stibel迄今共有29項投資案。

其中,科技投資還被布萊恩視為第二職業。他曾在2016年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希望在20年後,當人們記起他時,首先想到的是投資而非籃球。曾獲得Bryant Stibel資金挹注的行動裝置遊戲新創公司Scopely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崔佛(Walter Driver)說:「當其他投資人視這些挑戰為風險時,布萊恩卻張開熱情的雙臂歡迎它們,並認定這是邁向成功的良機。」

過去因商業往來與Bryant Stibel有過接觸的洛杉磯創業家史托柯斯(Stephen Stokols),也對布萊恩的創業公司推崇備至,認為他對運動科技與消費產品的投資的確有獨到的見解。他還發現「Bryant Stibel團隊反映了布萊恩的處世哲學,就是專注、具有遠見與全力拚搏的決心。」

從職業運動員到投資大亨,布萊恩如魚得水,也為日後從體壇退下來的運動員建立良好的楷模。Athlete轉型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兼創辦人歐爾(Jonathan Orr)談到布萊恩就讚許「從過去到現在,似乎沒有任何一位運動員的轉型,能比他更為成功。」

致力回饋給其他運動員

專門協助退休運動員尋找第二生涯的顧問墨爾(Mark Moyer)表示,布萊恩的轉型成功祕訣,在於「深諳網路與人脈關係的力量」。本人與布萊恩並無太多私交的他認為,這名偉大運動員懂得利用這些資源,穩紮穩打的建立他的商業投資王國。該範例其實也是在提醒其他職業運動員,在尚未從體壇退休前,就須懂得營造與維持和商界間的關係。

即使踏入商場,布萊恩並不忘透過各式投資管道,把他在商界獲得的資源貢獻給後進。像是他主動參與網站內容的創造,刊登由職業運動員撰寫的文章,以及建立運動社群網站。史托柯斯認為布萊恩有一個願景,就是讓「運動員可以回饋給其他運動員」,他的一生都致力於此。

骨子裏流有投資家血液的布萊恩,也曾在2014年以個人名義,對運動飲料新創公司BodyArmor投資6百萬美元,買下該公司10%持股。當可口可樂在4年後買下BodyArmor部分股權後,布萊恩的持股價值也暴增到兩億美元。

2020/2/6

銀行真會賺!去年獲利3,607億元再創新高


評析:如果沒出現大額呆帳,基本上銀行是穩賺的,所以若要存股建議都先以銀行股為主,至於武漢肺炎對於銀行的影響最快應該會在下半年才出現,上半年都不是買進金融股存股的好時機

銀行真會賺!去年獲利3,607億元再創新高 2020-02-06 19:05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即時報導

金管會。記者戴瑞瑤/攝影。
本國銀行去年一年大賺3,60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包括國內總分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海外分行及大陸分行,獲利都全面成長,其中OBU及海外分行獲利增幅更高達二成。

金管會今(6)日公布國銀最新營運概況,去年12月底止,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29兆6858億元,較上月底減少411億元;逾放金額636億元,較上月底減少47億元,逾放比率0.21%,較前年同期降低0.03個百分點。

去年國銀稅前盈餘3,607億元,比前年增加7.9%,也再度超越新去年創下的歷史新高紀錄3,342億元,連續兩年創新高。

金管會資料顯示,去年國銀海內外獲利都不錯,OBU及海外分行表現最亮眼,獲利大幅成長21%。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OBU主要是投資收益、利息淨收益增加,因去年美國降息,銀行持有固定收益的有價證券收益增加,加上外幣利差也比較好,都是原因。

至於海外分行也是利息淨收益增加,以及相對前年提列呆帳費用減少等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下行風險的大陸市場,國銀在大陸分行去年獲利依舊有兩位數的成長,莊琇媛表示,大陸分行主要是投資利益增加,及呆帳費用提存少。

至於武漢肺炎疫情對今年第1季獲利的影響?銀行局表示,要看疫情何時趨緩,對銀行營運影響都要繼續觀察。

在去年12月單月表現方面,去年12月單月國銀獲利雖大增三成,但海內外差異非常大,國內總分行獲利大增六成、海外分行也大幅成長七成,但OBU及大陸分行獲利卻分別大減二成及六成。

對於去年12月單月OBU及大陸分行獲利衰退原因?莊琇媛表示,主要是因年底增提呆帳準備所致,有些銀行會在半年或每季看情況增提準備。

金管會表示,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為651.78%,較上月底增加46.27個百分點,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維持在較高水準,應屬穩健,將持續督促銀行提昇資產品質及健全財務結構。

2020/2/1

另類受災 壽險2月再降息


評析:在各保險公司在調降宣告利率時,你/妳所持有的保單預定利率就很重要了,因為那代表著至少下檔有支撐,去年買的台幣利變型保單預定利率都有2%,美元利變型保單預定利率則有2.5%,今年1/1開始各幣別保單全面調降預定利率,台幣保單調降至1.75%,美元保單調降至2.25%,只有少部分保險公司還買得到預定利率2%的台幣保單、預定利率2.5%的美元保單,今年有打算要買儲蓄險的人就得多做功課


另類受災 壽險2月再降息

04:09  2020/02/01 工商時報 彭禎伶


蝴蝶效應出現。武漢肺炎衝擊資本市場及經濟前景,也造成利變保單2月又將「降息」。據了解,國泰人壽已決定2月調降美元及新台幣宣告利率,至少降5個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百分點),新台幣儲蓄型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將降到2.1%,美元保單則在3.4~3.45%左右。

另外,如台灣人壽也規劃調降新台幣儲蓄型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據傳降幅是10個基本點,即會從2.32%降到2.22%左右。

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估計將先「按兵不動」,但壽險業者表示,有些舊保單可能先不降息,但新推出的保單宣告利率可能更低,以反映市場利率。

新台幣儲蓄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今年將進入「保2」戰,目前如國泰人壽2月主力保單將宣告2.1%,富邦人壽及南山人壽都已宣告到2.15%,若武漢肺炎再影響到新台幣相關投資報酬率,則今年不排除有業者宣告利率會降到2%以下。

據透露,2月壽險公司考慮調降宣告利率,主要是受武漢肺炎影響,股市都回檔、修正,美債殖利率也往下,再加上若疫情持續擴散,大陸生產線延期開工或停工,更會衝擊相關產業獲利及經濟表現,也代表壽險公司現在收取保費再投資,獲利率已不如去年,所以壽險公司決定調降宣告利率,反映真實的市場情況。

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在一年的時間內,新台幣保單從2.98%一路降到2.1~2.15%,降幅逾80個基本點,即保價金100萬元,一年就是少8,200元左右的增值回饋金,但今年因為預定利率降1碼(即0.25個百分點),即相同宣告利率,100萬保價金的增值回饋金可比去年多2,500元。

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更從4%降到3.15~3.32%,最大降幅也達85個基本點,國壽元月才反映美元投報率提高,儲蓄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提高10個基本點,即從3.2%拉高到3.3%,保障型拉高到3.45%左右。

利變壽險宣告利率變化


買旅遊險 該找壽險?產險?

評析:旅行平安險無論是壽險公司還是產險公司,保障內容都是大同小異,差異最大的就是海外突發疾病,這部分只有少部分幾家產壽險公司保障內容比較好,其餘也都大同小異,建議出國時要投保旅平險這部分要多做功課

買旅遊險 該找壽險?產險? 2020-01-31 15:00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近來航空公司罷工事件、機場關閉、颱風、暴雪等人為或不可抗力之氣候因素,讓民眾出遊...


近來航空公司罷工事件、機場關閉、颱風、暴雪等人為或不可抗力之氣候因素,讓民眾出遊投保旅平險的意識抬頭,但投保旅平險前必須留意三大細節,才能「有事無恐」。

首先,旅平險來源有哪些?和泰產險表示,一般民眾投保的旅平險有三個管道,刷卡附贈、旅行業責任保險、個人加保。

其次,投保旅平險+不便險,保障更周全;該找一般壽險公司投保還是產險公司投保旅平險呢?法令規定,像是針對班機延誤、行李遺失等旅遊不便險項目,只能向產險公司購買,而且壽險公司的旅平險保費較高,且不包含不便險,通常選擇產險公司的旅平險來購買CP值較高。


第三,小資搶優惠機票,刷卡買機票送的旅平險夠嗎?通常刷卡買機票所贈送的旅平險,內容保障只有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期間,也就是所搭乘飛機起飛前到降落,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故,而且每張信用卡所送的保障也會因卡片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和泰產險提醒,出遊不會是只有搭飛機而已,從家門出發開始算起,一直到旅遊返家,都該24小時全面保障,建議還是要額外投保旅平險才會讓保障更完整。

根據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統計,2019年國人海外急難救助事件數量達6345件,近年來,台灣人樂於出國度假放鬆,事前的旅遊保險規畫不容小覷。

旺旺友聯表示,除一般旅平險外,「旅遊不便險」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更是重要,如果選擇「海外豪華型」商品,要保內容除班機延誤、旅程取消、行李遺失等旅遊不便險相關保障外,還有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確保旅客在高醫療費用的國家也不必擔心就醫無力負擔的情況發生。

在旅遊協助的部分,有行李、護照遺失的協尋以及保戶有緊急訊息或文件需要傳送予親友時的協助等服務,讓旅程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