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14

信託公會:勞工樂退 第三支柱不可少


評析:前兩大支柱因為屬強迫性質,所以能為退休金存下基礎,但要規劃好第三支柱最為困難,因為生活中太多變數,能否長期執行退休計畫都是未定數,而第三支柱要選什麼金融商品也是個問題,選儲蓄險雖然保守穩定,但對於退休金整體增長效益不大,不過儲蓄險適合拿來打底,其餘資金就可以選擇穩定獲利的績優股或是固定收益商品,這樣在累積退休金時會來得比較快,但金融市場有漲有跌,心理抗衡也是很重要,這也是在做退休金準備時最難的部分

信託公會:勞工樂退 第三支柱不可少 04:09  2019/09/14 工商時報 魏喬怡

雷仲達指出,依現行規定,雇主每月須幫員工提繳薪資的6%做為退休金,另外,勞工自己也可自行提撥最高上限的6%薪資,來累積自己退休金,如僅有雇主提繳6%,以第一項例子而言,所得替代率為40.6%,顯有不足,但若加入自行提撥6%,所得替代率即可提升至60.52%,如果於雇主提繳及自行提撥外,利用第三層支柱額外再提撥6%,則所得替代率可提升至80.46%,達到世界銀行建議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至少要達到70%之水準,幫助勞工達到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



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日前率理、監事及高階主管赴加拿大考察信託及退休金相關業務,雷仲達表示,加強第三支柱是一個全球的趨勢,目前台灣民眾退休仍主要是靠勞保勞退之第一層及第二層支柱,相較於國外三層支柱皆健全之模式,顯然有所不足,應該努力推展第三層支柱的自有儲蓄、投資及商業保險,以幫助民眾儲備退休金。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分析,和台灣相較,加拿大有較完整的退休三支柱,第一支柱為老人金OAS(Old Age Security)和補助金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為老年人提供基本收入保障,此部分類似於我國的勞保。

第二支柱為加拿大退休金計畫(Canada Pension Plan/CPP)和魁北克退休金計畫(Quebec Pension Plan/QPP),是加拿大和魁北克勞工和自營職業者之強制提撥退休計畫,要求雇主跟員工依月薪資介於3,500加元和年度最高退休金收入(2016年為56,900加元)的9.9%(QPP為10.5%),按1:1比例分攤,此部分類似於我國的勞退制度。

第三支柱為職業退休金計畫(workplace pension plan)或具稅務優惠之私人儲蓄計畫(tax-assisted private savings plan),包括與雇主,工會或其他贊助商的註冊退休金計畫(RPP);個人或團體註冊退休儲蓄計畫(RRSP)及自2009年起,免稅儲蓄賬戶(TFSAs),所有這些機制都提供優惠的稅收待遇。以RRSP為例,加拿大政府允許每個人的稅前年所得之中的18%,不超過法定上限(25,370加元in 2016),可存到退休帳戶中,等到退休時才要課稅,退休時當年度一般收入較少,就可適用較低級距的所得稅率,有節稅效。至於帳戶內的錢如何投資,沒有什麼限制,全部由個人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