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說美國無需中東石油 為何美國仍繼續進口?
評析:有一說是美國藉由大肆收購國外原油,控制國內原油輸出,藉此掌控全球經濟,以石油美元綁架各國,所以無論每個國家多想擺脫對美元的依賴,在某種程度下,因為石油、金融交易及貿易,都得受制於美國,進而持有美國公債
川普說美國無需中東石油 為何美國仍繼續進口?
2019-09-17 12:37聯合報 記者馮克芸╱即時報導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2018年美國平均每月從波灣地區進口4800萬桶原油及石油產品。圖為一艘油輪在沙國的一個國家石油公司煉油廠油庫裝油。路透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遭無人機襲擊後,美國總統川普16日推文說,美國已是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無需中東石油及天然氣。路透17日發出報導,引用美國政府數據,傳達另一項事實:儘管美國已成能源生產大國,但去年仍從波斯灣地區進口大批原油及石油產品,因為美國的消耗量高,自產仍不敷所需。
川普推文是這樣說的:「由於我們過去幾年在能源上做得非常好,(謝謝你,總統先生!)我們現在是淨能源出口國,且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我們不需要中東石油及天然氣,且事實上我們在那裡的油輪極少,但將協助我們的盟國!」
路透說,美國從10多年前開始的鑽油熱,造就美國成為能源生產大國。目前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每天出口全球約700萬桶。美國每天可生產約1200萬桶,但需消耗2000萬桶,這表示不足約800萬桶,必須由其他國家供應。
那800萬桶石油中,多數來自加拿大,但仍有部分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其他波灣國家,因為美國煉油廠喜歡中東的油。例如,美國最大煉油公司、德州莫提瓦公司(Motiva Enterprises LLC),就是由這次遭攻擊的沙國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出資一半成立,專為精煉沙國的各種石油。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塞內克(Jean-Francois Seznec)16日說:「總的來說,美國仍進口相當數量的石油,並非完全不受世界油市影響。」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2018年美國平均每月從波灣地區進口4800萬桶原油及石油產品,這項數字已比10年前減少約三分之一,約與1995-1996年的數據相近。
大西洋理事會另一名高級研究員柯內爾(Phillip Cornell)說,川普的上述推文「胡說八道」,「他就喜歡誇張。」
研究公司ESAI Energy LLC總裁艾默森(Sarah Emerson)說,這波沙國原油生產中斷若持續下去,可為美國原油生產商提供一個擴大海外市場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