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優利存款再起〉搶外幣定存莫衝動 出手前先弄懂這三件事
評析:這是在存銀行的外幣優利定存時要注意的地方,很多銀行都會用高利率吸引存戶去存外幣,但很多銀行往往都只提供1個月/3個月/6個月的優利利率,而不會算的存戶往往會掉入銀行陷阱,以美元為例,A銀行提供6個月3%利率優惠,存戶以31元買進美元作優利定存,半年後美元對新台幣匯率若維持在31元,則存戶賺到了1.5%的利息 ; 若美元對新台幣匯率貶至30.5,則存戶損失了0.1129%(1.5%的利息-1.6129%的匯損),所以在做外幣定存時,匯率往往是最關鍵的因素,匯率進場點不好,利率再怎麼高還是會被匯差吃掉,且不只是外幣定存,外幣保單也是如此,很多保險業務都會用高宣告利率吸引保戶投保,但卻鮮少會主動告知匯率貶值對保單出場解約的影響,如果是長年期外幣保單(繳費期間10年期以上)也就算了,因為可以透過時間定期定額攤平匯率成本,但如果是短年期外幣保單,匯率是一個該考量的因素,尤其是現在美元對新台幣31元左右還算是相對高點,澳幣目前看起來則是低檔有撐,澳幣保單或許在利差與匯差方面會比美元保單來得好一點
〈外幣優利存款再起〉搶外幣定存莫衝動 出手前先弄懂這三件事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2019/10/10 19:30
搶外幣定存莫衝動,出手前先弄懂這三件事。(圖:AFP)
外銀搶推美元優利定存,但出手前除了對利率貨比三家外,還要弄清楚對於資金來源限制與存款年期等門檻,並評估長期匯率走勢,才有機會利差、匯差兩頭賺。
首先是資金來源,部分銀行存款利率給的漂亮,看似誘人但當中但書規定不少,像是花旗銀行就規定,必須用非美資金換匯,存戶還沒賺到利息甜頭可能就得先承受匯損與手續費支出,萬一匯率波動過大,恐怕賺到的利息還不夠支應。
另外,滙豐銀行新推出的美元定存,就限制資金來源必須在承作前四週內從他行匯入的資金,才符合新資金定義,且不能是從該行理財商品投資贖回款,或是保險解約金。
至於存款年期部分,一般人大多會被銀行主打的高利率字眼所吸引,但銀行定存利率通常是指「年利率」,因此假設某銀行推出 3 個月期的 6% 美元優利定存,但實際上存款利率只有 1.5%(6%÷12x3 個月),也就是民眾在活動期間的 3 個月內只能拿到 1.5% 的存款利率,第 4 個月起利率則回歸牌告利率。
在美元走勢部分,滙豐銀行表示,儘管近期美國部分經濟數據表現偏弱,美國 ISM 製造業數據指數走低,但在缺少讓全球經濟增長大幅反彈的催化劑下,市場「避險」情緒可望繼續支撐美元表現。
搶外幣定存莫衝動,出手前先弄懂這三件事。(圖:AF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