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9

境外基金四魅力 狂吸鐵粉


評析:國人持有的前五大境外基金都是高配息的基金,不是基金不好,而是國人在投資基金時很少做資產配置,大多是貪圖基金高配息而重押所有資金在同一檔基金上,若遇到政經風險,很容易賺到配息卻大賠了價差和匯差,所以會建議若想要投資月配息基金,可以把資金至少分3等分投資,1/3在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1/3在平衡型,1/3在投資級債或美國公債,幣別以美元為主,這樣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又可以參與市場行情。


境外基金四魅力 狂吸鐵粉
2019-11-09 00:08:57  經濟日報 記者林子桓/台北報導
民眾熱愛境外基金眾所皆知,究竟有何魅力,讓國人愛不釋手?金融圈人士分析,「穩定」、「配息」、「債券」、「中低風險」四大關鍵字,讓民眾踴躍地投入境外基金,尤其是新興市場境外基金。
據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台灣人持有金額最高的前十檔境外基金,就有兩檔固定型收益型基金,國人持有金額占基金規模比重超過六成,瀕臨法定上限的七成。除此,據統計,基金種類固定收益型基金比重為52.6%、股票型31.6%、平衡型(混合型)約14.9%。
根據銀行公會的風險收益等級分類,高收益債券分類在RR3(中風險),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屬於風險偏中性的投資商品,投資意願也會藉此提高。金融圈人士指出,但其實這樣的風險評級,仍有商量空間,此分類等級僅反應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無法涵蓋其他主要風險,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除此,國人熱愛申購境外投資標的,還有南非幣,近期也有部分銀行祭出高利南非幣活儲,吸引投資人買進,但銀行人士說,南非幣的波動劇烈,投資南非幣一定要謹慎小心,否則有可能賺了利差、賠了匯差,得不償失。
境外基金由國外基金公司作為發行者,投資標的種類較多,除股票與債券之外,還有全球貨幣市場工具、衍生性金融商品、能源以及黃金等投資商品,而投資地區遍及全球,目前也有多檔基金專為台灣人設計。
金融圈人士分析,境外基金擁有四大優勢,譬如:中低風險;年配息率高達7%至10%,滿足國人投資領息需求;境外資金管理費分潤較高,通路推銷意願高;以及境外基金配息均屬於海外所得,降低民眾投資成本,種種原因不僅讓銀行理專喜歡推銷,同時也能滿足國人投資的需求。
目前金管會也正在研議階段的「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方案」預計將在今年底出爐,期望為台灣金融業者爭取更多財富管理商機。


小叮嚀/留意當地情勢 分散風險


投資人購買境外基金仍需注意風險,之前一場阿根廷風暴,讓台灣投資人苦不堪言,特別是新興市場的境外基金,當地政經情勢不穩定,風險自然而然也會較高,若某檔基金是由多數新興市場的公債包裝而成,受到當地情勢影響波動也會較大,需謹慎小心。
根據銀行公會的風險收益等級分類,高收益債券分類在RR3(中風險),也就是說,在公會的眼中,高收益債券的風險不屬高風險,民眾買的時候也比較放心,但其實國人喜愛的新興國家債券,國際三大信評機構,對於投資熱門的新興國家主權評級,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南非、越南、巴西以及阿曼等國,評級基本上都只有B級,也就是說,上述新興國家主權評級屬中後段班,風險相對高,投資人不見得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買了甚麼國家的債券,以及其中風險。
所以銀行主管建議,若民眾要申購前,必須先想好自己買該檔基金追求的目的,並可依照個人風險屬性增持全球政府債、美國政府債券型基金,打造完美的債券組合,一攻一守才有效,同時,貨幣也是作為投資人可以避險的投資工具,譬如:日圓、美元以及瑞郎,一向是投資人避險最佳的工具,言簡意賅,若投資人有一筆資金想要投入市場,盡量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中,應分散投資風險。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