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20

平均壽命延長 用20年準備退休

評析:文中所提到的利變型保單是個退休準備的選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選擇,以我自己為例,我就用股票及固定收益基金為自己打造退休計畫,年輕每月領息拿來扣保險費,保單繳費期滿之後,就可以自由運用看是要拿來出國旅遊還是購買東西,等進入退休年齡後,就變成了每月固定領退休金當生活費,保險則因為大多數主約都在青壯年時用退休計畫所產的的收益都已繳費期滿,除了剩下的醫療定期險與意外險外,保費負擔就不會相對那麼大

平均壽命延長 用20年準備退休

2019-09-20 14:29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退休後的健康、長照問題更不能忽視,專家建議在40歲起,就應開...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退休後的健康、長照問題更不能忽視,專家建議在40歲起,就應開始對退休生活完整規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公布統計,國人平均餘命80.7歲又創新高,長壽不等於好命,根據統計,國人「不健康存活」餘命長達8.8年,國內65歲以上長者對於未來最擔心的問題以「身體健康」比率最高,其次是「經濟來源」,再來是生病時的「照顧問題」;面對越來越長的壽命,保險專家建議40歲開始為退休作準備,讓自己的退休像跳傘一樣,安全著陸。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建議,想要擁有精彩豐富的「晚美人生」,先掌握不服老二要訣,並搭配醫療、養老、長照、責任等四帳戶循序漸進累積未來。

要訣一是經濟自主不依賴,善用多元保險商品組合,及早做好退休金流與風險保障規畫,強化自身健康與經濟的保障,減緩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要訣二是身心靈保健不可少,充實精神生活,健康自主管理,活出尊嚴與價值。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細細品味愜意的退休生活,除了良好的運動與飲食規畫並進,也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此外維持社會參與、保持人際互動與學習精神,也有助於提高自我的肯定和情緒的紓解,為後期人生創造新價值。

國人普遍希望能夠活得「有錢」、活得「健康」,美好的退休生活要成真,新光人壽建議,要提「錢」準備、「健」立保障,只要規畫好「財富自由」與「健康保障」,即可實現退而不休的自在生活。

想要避免被高齡疾病或無法預知的意外風險影響老後生活品質,最好及早開始準備,富邦人壽建議至少應從40歲開始規畫,將40到60歲當成退休準備期,此階段首重資產累積,最好以專款專戶方式,透過年金險、類全委保單、失能扶助險、重大傷病險、醫療險、以及健檢服務實物給付型保單等保險商品來組合,讓退休有保障。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養兒已無法防老,單靠社會保險及退休金制度,僅能提供約40%的所得替代率,距離世界銀行建議的70%仍有一段差額,很難達到所謂的理想退休生活。

新光人壽表示,退休像跳傘,來得比你想的還要快,建議以「財富自由」及「健康保障」兩大主軸,建構安全的傘退人生 ,透過「資產累積」及「健康保障」的雙管齊下,及早開始規畫,人人都能輕鬆「閃退」。

就資產累積與配置來說,新光人壽建議可購買利率變動型保險,或透過連結目標日期基金的投資型保單,來強化退休財務缺口,至少給自己20年的時間做好退休理財規畫,活用這兩種類型商品,就能打造較為理想無憂的退休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